其中,全氟己酮(化學式常以FK-5-1-12或簡稱“全氟己酮”表示)與七氟丙烷(HFC-227ea,俗稱“七氟丙烷”或FM-200)作為兩類典型的清潔型滅火劑,在信息中心、通信機房、發電廠、交通控制中心、博物館、檔案庫以及精密制造車間等場所得到廣泛應用。二者在滅火機制、物理化學性質、環境影響、安全性、設備兼容性與工程實現方式上既有共性,也存在顯著差異。本文以專業且系統的視角,梳理兩種滅火介質的主要技術特征與滅火性能,比較其異同,并就不同場所規模與特性下的選型與實施要點提出參考建議。
一、物理化學性質與基本概念
1. 全氟己酮(FK-5-1-12)
化學名稱:全氟-2-甲基-3--六氟丙酮類(商品名常見為Novec 1230 / FK-5-1-12)。分子式:C6F12O(常見表述)。
物理狀態:常溫常壓下為低沸點液體(沸點約 49°C 左右,根據資料略有差異),易揮發,但在常溫環境下可通過氣體釋放形成均勻滅火云。
毒性與安全性:急性毒性低,短期暴露下的LC50 與AEGL值相對較高,且無臭、無色。滅火后殘留少,對人身健康的短期風險較小,但仍應遵循暴露限值與通風要求。
環境影響:全球變暖潛能值(GWP)相對較低(遠低于HFC-227ea),臭氧層破壞潛能(ODP)為零,屬于較為環保的替代型滅火劑。
材料兼容性:對多數金屬與工程塑料具有良好兼容性,但與某些彈性體或密封材料可能存在相容性問題,需工程評估與材料測試。
2.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
化學名稱:1,1,1,2,3,3,3-七氟丙烷(HFC-227ea)。
物理狀態:常溫常壓下為液體,沸點約 -16.4°C(應注意商業數據差異)—(注:常見描述為易氣化,在常溫釋放為氣體)。
毒性與安全性:急性毒性低,廣泛用于人員可進入場所的自動滅火系統,已通過多國消防與健康標準的認可。高濃度暴露下可能造成短暫生理影響(如呼吸系統刺激、缺氧風險),需遵循暴露限值并保證人員撤離或采用安全濃度。
環境影響:GWP 遠高于全氟己酮,屬于溫室氣體的一類,實際應用中會考慮法規與碳排放目標的限制。ODP 為零但GWP值較高,近年來在一些國家與地區受到逐步限制或需要配套減排措施。
材料兼容性:總體對金屬、電子設備兼容性良好,但在個別材料上的相容性仍需評估與實踐驗證。
二、滅火機理與性能特點
1. 滅火機理
全氟己酮:主要通過物理冷卻、化學抑制和熱容效應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滅火。其高比熱與蒸發吸熱效應可降低火源溫度,同時分子在燃燒區對自由基(如H?、OH?)產生化學抑制作用,破壞鏈式反應,從而實現快速滅火。該介質在較低濃度下即可實現滅火,滅火速度快、回火率低。
七氟丙烷:其滅火主要依賴于化學抑制,即通過與燃燒過程中的自由基反應,削弱鏈式反應,同時具有一定的熱容吸熱作用。HFC-227ea 在實現滅火所需的臨界濃度方面有明確的工程標準和人員安全濃度限值,能在短時間內抑制多種A類(固體表面)、B類(液面)以及C類(電氣火災)火源。
2. 效能比較
起滅速度:兩者均具有較快起滅速度,但在同等重量投放或同等體積分配下,全氟己酮通常能在更短時間內達到所需滅火效果,這是因其對自由基抑制效率高且所需滅火濃度低。實際起滅時間受容器設計、噴放方式、封閉性與火源條件影響。
所需濃度:全氟己酮滅火濃度通常比七氟丙烷低(質量/體積濃度),這使得在某些空間內所需介質總量減少,從而降低空間布置與儲罐尺寸需求。
回火與再起燃:兩種介質在充分覆蓋與達標濃度下均能有效防止回火,但全氟己酮在某些試驗中表現出更低的再起燃風險,尤其在高溫或開放型火源時更為顯著。
對電子設備影響:均屬“清潔滅火劑”,不會象水那樣對電子設備造成導電性損壞。實際工程需考慮氣體沖擊、冷凝與微小殘留物對精密設備的潛在影響。全氟己酮因殘留極少和揮發特性通常在精密儀器保護中更受青睞。
三、環境與法規考量
1. 全球暖化潛能(GWP)與法規趨勢
七氟丙烷(HFC-227ea)GWP 值較高,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后續法規、歐盟F-Gas法規、美國與其他國家溫室氣體管理政策約束,未來替代、減量與淘汰壓力較大。很多企業在新建項目或重大改造時會優先考慮低GWP選項以符合法規與企業ESG目標。
全氟己酮具有遠低于HFC類的GWP 值,且因其熱化學穩定性與物理性質被視為較為可持續的替代劑,逐漸成為監管友好型解決方案。
2. 營運合規與報批
采用七氟丙烷的系統在某些地區依然被允許并有成熟的安裝與維護標準,但在跨國工程中需關注進口配額、應用限制與未來的合規成本(如碳稅、替代技術投資費用)。
全氟己酮在新標準與指南中獲得積極推薦,但也需遵守毒性暴露與環境排放管理要求。工程實施中要編制相應的環境影響評估(EIA)與安全操作規程(SOP)。
四、工程實現與設備設計差異
1. 儲存與釋放系統
儲存密度:由于全氟己酮所需滅火濃度較低,單位空間所需儲存量通常小于七氟丙烷,意味著儲罐尺寸、管路直徑與系統體積可更緊湊。這對空間受限的機房或歷史建筑改造具有顯著優勢。
驅動方式:兩者可采用常見的推力瓶式(儲瓶+氮氣驅動)、蓄壓罐式或預充式系統,各有標準化的工程實現方式。系統選型需依據滅火目標體積、響應時間、維護便捷性與成本預算。
噴放方式與布點:兩者噴放設計需保證滅火劑在指定泄放時間內達到并維持所需滅火濃度,要求噴嘴布置、管路壓損與泄放閥門響應協調。全氟己酮的較低所需濃度在噴放布點上允許更靈活的布置,但仍需滿足“滿場均勻覆蓋”原則。
2. 安全聯鎖與人員保護
由于兩者均可在人可進入場所使用,工程設計通常要求聲光報警、延時噴放(人員撤離時間)與強制通風程序。滅火系統觸發邏輯需與火災探測系統、建筑控制系統以及應急啟動程序嚴格聯動。
在有人場所的自動滅火系統設計中,需考慮 AEGL(緊急暴露指導)或國家職業暴露限值,確保在噴放到達滅火濃度前人員已完全撤離或采取相應的人身防護措施。
五、經濟性與運維
1. 初期投資
七氟丙烷的系統技術成熟、市場占有率高,在許多傳統項目中具有成本與供貨優勢;因此短期初期投資可能較具有競爭力。
全氟己酮的介質成本較高,但因所需質量較少、系統體積較小,綜合工程成本在某些情況下可與HFC-227ea 抵消甚至更優。選擇時應進行生命周期成本(LCC)分析,考慮介質采購、儲存、安裝與調試費用。
2. 維護與再充裝
兩種介質的系統維護要求相似,包括定期氣密性檢測、噴嘴檢查、壓力監測器校驗與閥門功能測試。再充裝時需遵循制造商與法規要求,注意介質來源合規性與運輸危險品管理。
在某些地區,因七氟丙烷的環境政策趨嚴,其未來介質成本或再充裝難度可能上升,增加長期運維成本。
六、應用場所與規模化選擇要點
在實際工程設計中,選擇適當滅火介質應結合場所類型(如關鍵設備密集度、人員占用狀況、建筑封閉性)、保護體積大小、法規政策與業主對環保與可持續性的訴求。以下是針對不同場所規模與特性的具體要點:
1. 小規模、精密設備保護(如單機房、微型數據柜、實驗室設備)
推薦考慮全氟己酮的優點:較低所需滅火濃度、對設備殘留極少、儲罐小、對建筑結構干預小。
設計重點:保證局部封閉性、噴放后保持一定維持時間以避免回火;同時制定人員撤離與安全操作程序。
2. 中等規模機房與通信機房
兩種介質均適用,選擇依據應包括環保法規、長期運營成本與供貨保障。若業主對低碳、長期合規性重視,可優先考慮全氟己酮;若短期預算與既有標準兼容優先,HFC-227ea 亦為成熟選項。
設計重點:精確計算滅火介質配置、噴嘴位置與探測器靈敏度,確保噴放能在探測到火情后迅速達到滅火濃度。考慮到人員在機房內比例較高,設置合理的延時與聲光警示非常重要。
3. 大體積倉庫、廠房或半開放空間
對于大體積或非完全封閉空間,氣體型清潔滅火劑的有效性受限(難以在整個空間內維持均勻有效濃度)。此類場所一般優先采用泡沫、干粉、水霧等滅火方式,或采用局部保護(如精確定位的噴淋/噴霧/噴粉系統)與分區隔離策略。
若必須采用氣體型清潔劑(如關鍵設備區),應將保護區劃分為可封閉的小單元,并采用隔斷、門氣密性改造與局部封閉措施,滿足滅火劑的維持與充分覆蓋要求。
4. 人員密集或公眾場所(如博物館、檔案庫、交通樞紐控制室)
人員疏散與生命安全優先,滅火系統應以人員撤離為核心。氣體滅火系統需設置適當的延時釋放與語音/聲光引導,同時保證噴放濃度對人員的急性危害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全氟己酮因GWP低與設備友好性高,在文化遺產與檔案保護領域逐漸成為首選,但需充分評估泄放后的空氣置換、對文物的長期影響(如冷凝、水分相互作用)以及機電環境的變化。
七、典型工程實施流程與技術要點
無論選擇哪類滅火介質,工程實施應遵循嚴謹流程與技術標準,主要步驟包括:
風險評估與場所劃分:識別火源類型、易燃物、關鍵設備與人員流線,確定保護目標與保護級別。
方案對比與選型:基于滅火性能、環境影響、法規約束與經濟性進行技術評估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系統設計與模擬:包括滅火劑貯存計算、噴嘴布置、管路水頭/壓損計算、泄放時序模擬與濃度維持計算(CFD 模擬在復雜空間有用)。
施工與設備安裝:嚴格按照制造商安裝手冊、國家/行業消防規范與工程質量標準執行。
驗證試驗與調試:進行系統氣密性測試、整體驗證試放(模擬試驗或局部演練)、探測與聯動測試。
運營維護與培訓:制定維護計劃、定期檢測、人員疏散與應急響應訓練,并建立更換/再充裝與環保合規記錄。
八、優勢與局限性總結
全氟己酮(FK-5-1-12)
優勢:低GWP、低殘留、對精密設備友好、所需滅火濃度低、系統占用空間小、在人員可進入場所的安全性良好。
局限:介質成本相對較高、對個別密封材料或彈性件有相容性要求、在大體積或開放空間不適用。
七氟丙烷(HFC-227ea)
優勢:技術成熟、設備與服務體系完善、初期成本可能更低、適用場景廣泛(封閉空間)。
局限:GWP高,受政策限制與未來替代壓力,長期運維成本或受影響;所需滅火濃度較高,系統體積更大。
九、結論與建議
在當前工程與政策環境下,對于需要高可靠性、對設備安全性與環境影響有要求的精密場所,建議優先考慮全氟己酮為滅火介質,特別是在追求可持續發展與長期合規的項目中。然而,在預算限制、供貨與既有系統兼容性的情況下,七氟丙烷仍是成熟且可行的選擇。具體選型應基于下列步驟:
進行基于場所特性的詳細風險評估與成本-效益比較(含GWP成本與未來法規風險評估)。
對保護區進行封閉性評估:若空間可有效密封并且保護體積較小/中等,兩類介質均可考慮;對于無法有效封閉的大體積場所,應優先考慮水基或固體滅火系統,或采取局部保護與分區策略。
在設計階段引入材料相容性測試、CFD 流體模擬與人員安全模擬,以確保系統在真實工況下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建議業主將長期運維、再充裝及環境合規成本納入生命周期成本評估,避免以短期初期投資決策導致未來高額合規與替換成本。
總體而言,全氟己酮與七氟丙烷各有優劣。隨著環保法規與企業低碳目標的推進,低GWP 的全氟己酮在新建與改造項目中具有明顯的戰略優勢;而七氟丙烷在過渡期內仍具重要角色。工程實踐中應以風險控制、人員安全與環境責任為核心,結合技術經濟分析做出最優選型。
參考與附注(建議查閱)
國家及行業消防規范(如 GB、NFPA 等相關標準)關于氣體滅火系統的設計安裝規范。
全球與地區性環境法規(如歐盟 F-Gas、蒙特利爾議定書后續修訂、國家碳排放政策)對 HFC 與替代劑的管理要求。
介質制造商發布的安全數據表(SDS)、工程設計手冊與材料相容性數據。
CFD 模擬與實測報告以驗證噴放濃度、泄放時間與回火風險。
? ? ? ? 江蘇智淼氣體滅火有限公司是一家氣體滅火系統整合,氣體滅火設計,組裝,調試等專業的氣體滅火系統集成商,我們的產品分“有管網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無管網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我們與數多家氣體控制主機商深度合作,有利達氣體控制系統,海灣氣體控制盤,北大青鳥,泰和安等氣體滅火控制系統品牌,智淼君安自主氣體滅火控制柜,本公司專業從事七氟丙烷、氣溶膠、超細干粉、IG541氣體、 二氧化碳、泡沫等滅火系統的銷售、安裝及售后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專業的工程設計和安裝技術服務隊伍,并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障和售后服務管理體系,江蘇氣體滅火管網:http://www.xinfei-hp.com/;氣體滅火服務熱線:4006-598-119